有效提升社区老年居民的幸福感让社区老年人老有所医
徐匯區漕河涇大街漕東居民區內轄7個小區,戶數多達2048戶,常住人口中60歲以上老齡群體占比超越40%,社區老齡化現象嚴重。而醫療是民生之需,更是社區老齡人群的「剛需」。
借全面建設「15分鐘社區生活圈」之機,漕東居委幹部們聚集社區老齡人群的醫療需求,和諧聯動周邊的漕河涇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仁愛醫院、上海真安堂中醫門診部等醫療資源,簽訂共建協議,構建起「1+n」服務形式的「漕東居民區15分鐘醫療服務圈」,為社區居民打通便民醫治的「最終一公裏」。

「1」次醫療資源進社區每月一到「漕東美麗行」便民服務日,漕河涇大街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上海仁愛醫院、上海真安堂中醫門診部等單位便會按時在服務貨攤簽到。免費量血壓、測血糖、拔罐、中醫理療、健康用藥咨詢、代配藥……各類醫療服務吸引了社區晚年居民們前來咨詢體驗,社區晚年人不出轄區就可以享受到醫療服務,在「家門口」就能得到就醫問藥等健康問題的專業主張。

湯阿姨是社區的一位煢居白叟,患有多種緩慢疾病,每日要服用5、6種藥。看著眼前林林總總的藥,湯阿姨犯了難,怎樣把握好用藥時間?需求註意什麽?怎樣才能科學合理用藥?她向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楊護士長表達了困惑和疑慮。楊護士長幫助湯阿姨把一切的藥物梳理了一遍,將每種藥的用藥時間列在紙上,並給出了用藥主張和註意事項,還提醒她在日常用藥中及時重視身體改動,並為怎樣調整身體狀況供給專業主張。
社區孫阿姨表明,本來每隔半個月都要去醫院配藥,還要排隊、掛號,流程十分費事,現在取卡、拿藥都在社區,直接送到手裏,醫療服務進社區真的很方便。
「1」次醫療資源進社區的服務形式搭建起社區老齡人群與醫療資源之間的「健康新幹線」,完成了服務居民零距離。
「n」家醫療機構助醫治在造訪關愛社區白叟時,居委幹部們發現,白叟們對於醫療服務的需求具有必定的個性化,且一月一次的守時定點服務不足以滿足部分晚年居民的醫療需求。為此,漕東居委以製作和發放「長者醫療資源愛心卡」的方法,供給居民步行15分鐘內的「n」家醫療機構的聯系方法和地址,方便白叟們有需求及時電話聯系,有醫治需求步行15分鐘,讓愈加詳盡、專業化的醫治服務溫暖晚年居民,提高晚年居民的幸福感和滿足感。
漕東居民區黨總支書記歐陽忠表明,「便民、惠民、利民」始終是漕東居民區整體社區工作者的工作方針,「15分鐘社區醫療服務圈」可以愈加有針對性地服務社區晚年人群,有用提高社區晚年居民的幸福感,讓社區晚年人老有所「醫」。